
只办婚礼不接亲,为了节省预算想在摄影和摄像之间只留一个,选择哪个呢?
那还是建议你用摄像的形式来保留这一人生最幸福模样下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动态,更多了一份身临其境的参与和感动,既便于进行精粹的编辑和制作,更有利于长久的留存。而摄影不一定能穷尽婚礼全过程,特别是摄录像和主办方没有进行充分沟通时,说不定会遗漏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情节,造成一些遗憾。
摄像的好处大体有三个。一是可以很全面的记录和反映婚礼,反映发生在新郎新娘身上的生动化面,可以记录下来自双方的亲朋好友,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景和过程,都能很好反映。第二,在后期编辑中,可以进行植入音乐、旁白、字幕的编配,让婚礼气氛得以充分渲染。第三,做出的影碟可以分送亲朋好友和自己保存,远比送别人照片更有意思。
婚礼,一般都会聘请专门的婚庆公司或影像机构来负责整个婚礼流程的影像记录,其中包含视频的婚礼录像,也包含静态的纪实照片。那么一动一静的两种记录载体,在选其一的情况下,要怎样割舍?这要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来看。
我们分析一下题主的需求,题主的婚礼并没有接亲环节,也就是说只有酒店仪式,是一个相对简约的婚礼,那么就这种情况来看,我个人更推荐题主保留平面摄影而舍弃***录像。
好的静态摄影作品更能浓缩精华
很多朋友都认为在这样一个多媒体的网络时代,***代表着发展方向,能够记录更多信息,也有更好的沉浸感。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形式需要一种观看的仪式感,也就是说,必须要用专门的时间,专门坐下来播放观看,最好要看完整版才能有一种真实的沉浸感,脱离了这种欣赏模式,碎片化的播放,其实并没有太好的体验。而照片,特别是好的纪实照片,每一张都是一个情节,每一张都是一种情绪,每一张都有特定的精彩,从这个角度来看,纪实摄影对于婚礼的纪念价值更高。
照片方便分享和回顾
婚礼影像需要记录下来的目的是为了日后能够更好地回顾这人生的精彩片段,同时可以与更多亲朋友好友来分享喜悦,那么照片这种形式更有优势。照片分享在当下这种条件下是非常方便的,可以迅速浏览,可以直接传播分享,从文件体积和形式上来说有着天然优势,而***需要专门的时间,坐下来进行播放观看,并不能随时拿出来就欣赏,时间长了,很可能就遗忘在电脑硬盘上,不轻易拿出来回放了。从传播角度来看,分享给亲朋好友***也不如照片这么方便。
照片更讲究美感
***侧重的是记录情节,如果想要创作出好的婚礼纪实***,需要团队合作,多机位拍摄,后期精细化剪辑和包装,而这显然不符合题主的***,而单机位的婚礼录像,只能简单记录下整个婚宴的场景,细节特写都很难兼顾,所以,不如找一位有经验的摄影师,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精彩的美好瞬间。从美学角度来看,摄影比摄像更加讲究美感,在创作过程中也不用拘泥于整个流程的记录,可以抓拍精彩瞬间,用最优视角,最佳表达形式来拍摄婚礼照片,在作品形式上更有艺术气息。
不必遗憾***的缺失
我们身处一个多媒体网络时代,***都是拍客,题主大可不必遗憾没有***记录,其实只要和身边的好友做一个交代,在参加婚礼过程中尽可能用手里的手机多拍摄一些精彩的婚礼***片段是完全没问题的,最后可以把众人拍摄的片段收集过来做一个简单剪辑,仍然可以保留信息量较为丰富的***资料。而众多普通人对摄影却很少有深入研究的玩家,聘请一位专职摄影师比聘请***摄像师更加有必要。
上述为个人观点,仅供题主参考,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如果可以选择,要选专业摄影师来拍摄婚礼现场,这样可以捕捉到精彩的瞬间又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同时摄影下来的照片都是经由专业相机拍摄,像素高,留在手机电脑中可时时翻看,还可洗成照片存放。
***则不同,只能存放在电脑和手机中,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质量慢慢变差。由于软件的升级,***很可能因时间久远播放不出来。
一万的婚庆包括哪些?
如果是三四线城市,1w婚庆可以如下:
1、婚庆一般包括:布置婚车、布置酒店、气球拱门、红色地毯、电子礼炮、鲜花拱门、喜帖、路引、舞台背景、签到台、签到本、香槟塔、烛台、追光灯、泡泡机、冷焰火、手捧花、主桌台花、门帘、仪式亭、T台、舞台、蛋糕塔、香槟塔等。
2、服务人员包括:司仪、化妆师、摄影师、摄像师、[_a***_]、现场总控人员、音响师、搭建工人等。
婚礼摄影,婚礼摄像,婚礼跟妆,1、音响/灯光:3000元/场。
2、其他:3000元。
3、总预算:130000元。
4、摄像师:1200*2=2400元。
5、新娘跟妆:1000元。
6、租婚车(10辆):800*5=4000元。
婚礼摄影和摄像的区别要请2个吗?
婚礼摄影指的是专业拍照片的,以静态照片为主,一般负责新人照片拍摄。婚礼摄像指的是专业拍***的,以动态***为主,一般负责新人***拍摄。两者一般会被统称为跟拍。但是还是有区别的。至于是否请两个,这个以新人需求为准,预算为辅来决定的。所以如果有条件比较建议请两个吧!
婚礼跟拍有70--200镜头在搭配一只什么镜头合适?有什么推荐吗?
我就是婚礼摄影师,有一枚70-200mm的情况下,我感觉用16-35mm或者24-70mm就可以搭配使用!
我就是这么搭配着用的,不过我没用70-200mm,我用的是85,中长焦镜头!不过呢,70-200在外景拍摄有些作用,景深好,画质也好,毕竟是长焦呀!白天新娘家里可没有这么大的空间来使用,所以说加一枚短焦镜头就可以了!我用的是24-70mmF2.8!
在白天新娘早上化妆的时候用24-70mm,拍摄化妆照片,伴娘,还有一些新娘摆拍啊,我觉得够用。不管怎么说,一枚两枚镜头只能算是精简版的拍摄,我还有定焦50mm换着使用,这样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尽量出片!
婚礼拍摄对镜头的使用还是挺讲究的,在有70-200的情况下,如果只能在搭配一只镜头的话我会推荐24-70.f/2.8,为什么呢,我来说说看。
首先:我们从早妆开始说起,如果新人房间较大,还可以用70端拍拍化妆细节,不过很不方便不好移动又重,拍不了大场景,施展不开来。这时候如果有有24-70,那你退可拍摄化妆大场景,近可拍摄小细节。
接下来:抢亲,你的70-200只能躺在你的相机包里,24-70完全可以胜任,如果你的机身是高端全画幅的那在24端的广角效果会更有冲击力。接完新娘不管在上车的过程还是在车上拍摄车队,24-70也足矣胜任。
最后:到了酒店拍摄场布时,24端同样也可以拍出一些该焦段该有的照片来,虽然可能没有超广角的魅力。最后晚宴你的70-200就派上大用场了。
总结
首先我所说的这个婚礼流程是我在上海拍摄时的一个大概的流程,如果只是单纯的拍摄简单的流程24-70完全没有问题,想要追求和拍摄出更完美的作品来,那么24-70是远远不够的。
谢谢你邀请。婚礼跟拍现场场景变化比较复杂,一个有经验的婚礼摄影师,会从婚礼过程中捕捉到精彩的场面,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回忆。跟拍中既遇到表情丰富人物特写,也有热烈喜庆的感人全景。既有抓拍,也有摆拍,所以要尽量避免换镜头的烦恼,估计远焦端少用。我就全画幅相机说个人看法:你如果是双机身那肯定是24-70变焦头,如果只有一个机身,佳能用户建议买24-105这只红圈头,尼康用户买24-120最大恒定光圈f4这支变焦头。索尼不了解不敢说。这两支镜头成像素质不错,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特写还是全景,都可胜任,避免换镜烦恼。
婚礼跟拍有70--200镜头,再搭配一只什么镜头合适?
直接说出答案——24—70/2.8镜头为主,其他镜头为辅。
第一、迎亲活动以中场景活动为主。现在的婚嫁迎亲,一般都有一行车队人马,少则两台车,多则有车队,这些场景的记录,要求将场面“拍”的越大越好,显得很场面、有气势、够奢华;画面多彩多姿,人物新亮众多,这个任务唯有24—70/2.8担当,而且,拍摄距离灵活,携带操作简便。
第二、待嫁、闺房以小场景活动为主。这些活动一般是都是在有限的室内进行,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多,要拍出母亲的交代,姐妹的照应,助手的帮忙,还要拍些新娘的特写,在人数多、内容集中的场景下,只有24—70/2.8能够胜任。
第三、闹新房以小场景活动为主。新房的活动热烈,让你“摆拍”的机会几乎全无,一会儿众多人物入镜,一会儿细微举动描写,摄影师就得身姿灵活,忽远忽近,也只有24—70/2.8帮你完成。
第四、婚礼、婚宴以中大场景为主。这是整个婚礼活动的大集中、大展示,人物活动众多,内容恢弘出彩,空间也较为宽泛。但是,越是热闹喜庆,参与者、“看热闹者”也越是***高涨,待到活动***时,会全场起立,摄影的、摄像的,几乎是不请自来***参与,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说让其他的人都不拍,只留下最好的机位给你,所以你的拍摄距离一般都是较小的,太长的镜头只能拍些人们的后脑勺。
为了记录婚礼、婚宴的恢弘场景,有时你只好“退避三舍”,使用较远的距离,拍摄宽广的大场景,这时候,也只有24—70/2.8的短端为你奉献。
在这大场景拍摄时,往往又是配有舞台灯光,为此,拍摄时及时使用闪光灯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是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拍客张光林》,感谢点赞和转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