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招聘播音主持属于什么类?
播音与主持属于艺术类,专业名称为播音与主持艺术,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后授予艺术学位。课程主要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就业到广播电视台和电台以及同性质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
1、播音与主持是属于近些年各院校开设的新兴专业,目前我国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了六百所以上,不同的院校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类别划分也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就叫播音主持专业,有的学校叫播音与主持艺术,有的学校说属于艺术类需要参加艺考,有的学校说属于广电专业,还有的说属于新闻等。播音与主持具体属于什么类还是要去查看该学校的招生简章或是专业介绍。
2、播音与主持专业有专科和本科之分,此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美学、语言文学、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能力等综合学科方面的能力。
3、就业范围在广播电视台和电台以及同性质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的综合型语言应用高级人才。
学校里有哪些“潜规则”?
- 安全第一。成绩可以不要紧,考风考纪可以不要紧,但安全决不能出事。
- 现状下,教师很容易越来越佛系,这倒并不是说在教学上不用心,而是不敢严格要求学生。毕竟,所谓的教育惩戒,也只限于罚站一节课或停课,没有惩戒权,再加上一些蛮横的家长,批评学生也可能会担风险,所以逐渐不敢管也不愿管。此时,如果家长也放任学生,那么最终可能会酿成苦果。
- 学生或学校领导都会欺软怕硬。
- 当教师对家长说“孩子很聪明,只是心思没用在学习上”的时候,只是安慰话,不要当真。
- 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早早的放弃了自己,最终也会逼迫教师和家长放弃。举例而言,即使有些科目初中才学,而且可以零基础学习,也能学好,但如果一个小学语数就不好的学生,也很难有动力学好其他科目。甚至即使学好了这些科目,因为主科欠账太多,太难补上,最后很可能还是因为偏科上不了高中。所以家长有心的话,必须至少从小学抓起。
未完待续,有人看的话再更。
其实每个老师都知道学校里哪些人是“惹”不起的。[红脸]
当时实习的时候觉得每个老师都差不多,感觉学校人际关系太简单了。但是真正入职之后,学校里面也是讲究各种关系的,我虽然不八卦但是很喜欢观察人,学校里有些人是“惹”不起的。这里的“惹”是中性词,没有贬义,随着语境而变化罢了。
和领导有亲戚关系的老师
有一次开完教师会议后,我发现我们一位不怎么和新教师搭话的中层领导,和一位新教师有说有笑,关系很好的亚子。当时觉得很疑惑,过了几天,身边同事就会告诉你“谁谁谁是哪个大领导的亲戚。”于是恍然大悟,难道中层领导都对她那么客气。大概不到一学期,全校老师都会知道那个和领导有亲戚关系的新教师,大家都会对她很照顾,不会特地给她一些额外任务。相反,我们其他新教师就没那么***了,会被通知写报道、管理功能室、主持、整理资料等等额外工作。我在入职的第二年就曾被压得提早进入职业倦怠,不想当老师了,因为有一段时间理资料理得产生了生理厌恶。
(不过说实在,现在回过头来我倒是很感谢那段经历,我自己学会了很多技能,哈哈 )
特别刚跟领导翻脸的老师
之前我看过一个话题“体制内有没有特别刚的人”,我的脑海中就浮现了前同事的画面。她本性其实很善良,曾经她抓着我的手说新教师要多问多学习,我感到莫名其妙,后来知道她外甥女在我们班,言下之意希望我教好一点。她说话很直,认为没有必要的事情就不会去做,懒得敷衍。有个大领导就很不喜欢她这种性格,有一次开会,她在改作业,结果被当众批评没收了。从此结下了梁子,好在第二年这位领导去了其他学校了。大家也都忘了这件事,不然大家都会很照顾这位老师,不会在这位老师面前提那位领导的名字。要说为什么那么刚,因为她教学水平很高,另外她夫家也很厉害。(咱没这资本,就老老实实工作吧。)
名师要好好珍惜,任何人都不敢惹
这里名师特指有荣誉、有头衔的老师,不只是教学成绩好的。无论在公办还是在私立,他们都是香饽饽。每年系统都有公开选调,私立都重金招聘。一个名师带来的效应比招各种高材生还要有用,家长就喜欢名师。当然对于新教师来说,如果这个名师乐于分享,当然要赶紧抱大腿。比如,我在公办真的就是我师傅一手“奶”大的,她属于倾囊相授的那种,我们班教学成绩退步的时候,她还很认真地给我分析原因。在私立就没那么***了,感觉更多的是竞争。
不敢“惹”名师的是领导,回忆一些双标情境的时候甚至啼笑皆非。下面是小剧场。
【我提建议】A主任,群消息可不可以艾特一下所有人。有时候刷过去真的没看到,今天下午我们班一位家长被校长约谈了,您也知道的。
【A主任冷漠脸】X老师,为什么其他班主任都看到消息了,就你没看到,不要老给自己找借口,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回到办公室。我和B主任是同教语文的,她的办公桌就在我对面,所以电话内容☎我们整个办公室听得一清二楚。
【B主任和A主任打电话】老A,有老师反映说我们发消息有点太乱了,我们-
【A马上打断】哪个老师说的?(他以为是我提的)
【B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是XX姐(名师),她都不知道国庆放***怎么安排的。
【A气势弱下来】好的,我下次发消息多提醒她几遍。真不行下次建个QQ群,重要通知都发QQ群里。
当时我心里翻了个白眼 。类似双标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下雪天本应该提前放学的,隔壁班有个孩子被B主任留下来补作业,然后估计孩子是隔壁班数学老师送出来的,结果被A主任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说什么大下雪天的让家长在车里等那么久。后来数学老师解释说是B主任把孩子留下来,A主任又尴尬地笑着说下次好好提醒一下B主任。每每回忆起这些场景,总是感慨万分,奥楚蔑洛夫也不过如此。
对了,B主任也是一位名师。
如果你觉得A主任这样子能当好领导吗?其实A也是一位名师。私立虽然有名师,但是我认为让名师走行政显然不是什么正确的做法。他们完全是用管学生的模式管理老师。这些名师的课我都听过,的确很精彩,是名副其实的名师,不过绝对不是好领导。
除此之外,如果家长对名师不满,基本上投诉也没有什么意义,除非事情很严重。毕竟,一个名师的招牌对学校来说太重要了。[吃瓜群众]
某重点校,教育局年度考核校领导现场,老师们被校领导安排一个挨一个坐在一起。其中,领导的亲信早已安排就绪。
考评表发下来了,要求老师们马上给领导打出等级。
老师们必须迅速行动,其中有些人还在左看看,右看看。坐得这么近,怎么打左邻右舍都看得一清二楚,所谓不记名打分,有名无实而已。领导安排的亲信早已遍布四方。明白者***装什么也不知道,迅速给领导们打了优秀。
偏偏有不明白者,或者顶风作案者――小李老师,她给最不讲理的校长打了个称职。称职哎,不是不称职。
结果,第二天早上,小李老师开始诸事不顺。早读,校长来检查,说她指导不力。课间,校长来抽查,说她巡查不力。放学,小李老师班的路队被留下,校长说不够整齐,影响学校形象,要求小李老师整改。下午全校大会,校长表扬了小李老师办公室除小李外的所有其他人。
一来二去,小李老师被整惨了。
这就是我亲眼目睹的学校潜规则之一。
听说***界潜规则最多,有些女演员都被潜规则了,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有的演员出来说我就没有被潜规则。
其实每一每一行都有潜规则,教育也不例外。
学校招生有潜规则。
初中高中都是按***招生,总人数招多少,共开几个班,都事先安排好的。
虽然说一切按政策来,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录取,但是也有例外的。
每个学校领导手中总有一些机动指标,有些是学校老师内部子弟名额,有些是校长的关系户和给领导预预备的,如果有领导来打了招呼不安排怎么办?毕竟初中和高中不是大学招生,有那样严格的国家招生制度。所以校长和主要领导会留出一些指标来。
我们周围有一个学生家长,想把孩子转到县城去读书,也在县城买了房子,开始去找学校,老师回复说,你孩子不是幼儿园升小学,不属于政策范围的学生。你孩子属于转学插班,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是人数都是爆满的,不可以接受。后来这个家长通过熟人找到学校书记,成功插入一个班。
班主任收费有补贴。
班主任工作很多虽然辛苦,也经常去替学校收费,很多都是代收费。
比如保险费就是替保险公司收的。
牛奶费也是替教育局关系户收的。
资料费是替教育局对口新华书店收的,这项必须是全体学生参与,因为***都需要学习资料的。
还有学生一年两套校服费。
只有午餐费、托管费是学校自己收的。
很多收费都是***取学生自愿的原则,当然老师会做许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这些任务是上面派遣下来的,班主任老师也是没有办法,恳请各位家长的支持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给学生和家长把道理说清楚。绝大多数家长心里虽然不愿意,但还是把钱交了,因为家长怕老师对孩子有看法呀!也有粗暴的老师,***用威逼利诱的方法,给学生说家长必须交钱。
校车公司猫腻最大。
每个乡镇都有一家校车公司,成立校车公司是些什么人?肯定是有权有势的人,教育战线上的领导是不能参与的。但是一些学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他们有干股。
我知道的一家校车公司就是校长的哥哥。
国家的乡村教育事业投入很大,对校车公司也实行补贴。购车有车补。
汽油柴油涨价有油价补贴。
还对乘车的学生有定额补助。
如果我们乡镇的校车收费最初是600元,而每年都要涨价,现在已经涨到每学生1000元,这些走读生家离学校非常远,学生是必须要上学的,就是要再多的钱,家长也必须交。
你说校车公司赚不[_a***_]呢?
学校潜规则的方方面面很多,比如提拔干部任人为亲;学校先进老师就是领导的关系户;学校领导对喜欢提意见的老师为照顾他轻松工作;当然老师也怕死缠烂打的家长,怕他找麻烦,怕他举报自己。